温哥华

温哥华Vancouver为加拿大西部布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ombia,滨临太平洋岸的海港城市,隔乔治亚海峡Strait of Georgia与温哥华岛遥遥相望,紧临美国华盛顿州,依山傍海,是英属哥伦比亚省第一大城市,人口约190万。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虽处于高纬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暖流影响,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

由于怡人的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使温哥华成为最适合享受生活主义者的乐园。是目前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环境的城市之一。
 1791年西班牙Jose Maria Marvaez船长,也是第一位发表由北美洲西北航路通往东方的探险家。Marvaez到温哥华后,经由当地土著的协助勾勒出当时温哥华地区周遭的地形图。接着1792年6月13日温哥华船长George Vancouver率领英国船舰发现号,带着鱼获厚礼抵达温哥华,受到当地土著Musquean的热烈欢迎,因此也是第一位经由Burrard河口进入内陆的欧洲人,并且和西班牙探险家Valdes及Galiano在英伦海滩English Bay交换当地信息,这也是日后温哥华地名的由来。
 1808年Simon Freser发现了从内陆经由Freser河通往太平洋岸的贸易新路,也间接促成日后的掏金热潮,及Freser河名称的由来。1808年西岸的大贸易商Hudson's Bay公司,将其商务扩展到温哥华地区,同时创立Fort Langley贸易站,而西岸的白人殖民时期于焉开始。1846年Governor James开始监管温哥华岛及当时名为New Caledonia的内陆地区,同时以北纬49度作为划分英、美两国的殖民统治范围。
 1858年在Fraser河谷发现金矿,两万人于此时涌入New Caledonia,英国在此时紧急制定和颁布法令,同时任命James Doulas为第一任总督。由于掏金、伐木加上日后铁路的开通,造就日后温哥华的繁盛。1859年新西敏地区New Westminster成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首府,1866年第一个白人Mc.Leery家族迁入Fraser河谷建立木材工厂后,温哥华的木材工业也因此开始发达。1866年温哥华岛和大温哥华地区的低陆平原共组联邦,温哥华市从此定名而首府仍为新西敏,直到1868件大温哥华首府迁移至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市Victoria,1872年第一座大桥架设在Fraser河上,使商贸更容易向内陆发展。
 1886年4月6日Granville【位于False狭湾的Graville当时为锯木场、铜矿场及贷仓集散地】归属为温哥华后,此地有一仟位居民和六佰位伐木工人,举辨第一次市民会议将Stanley划为市民公园。同年6月13日中午一场大火,在短短的45分钟内焚毁超过一千栋的建筑物,历劫的温哥华也因此彻底的改造。1887年5月23日温哥华连接上铁路,成为太平洋铁路西边的终点站,也促使温哥华急速的发展。
 1890年横跨Burrard狭湾的狮门大桥Lion Gate通车,使得西温哥华前往北温哥华地区更形方便。1896年温哥华的华人为了庆祝清廷大使李鸿章访问温哥华,特别建立了一座优美的牌楼,也就是现今中国城的旧址。1904年美国大北方铁路公司Great Northern连接了温哥华和西雅图两地,使得美国西岸和温哥华的商务往来更形热络。
今天我们常说的温哥华,是指包含了众多城市的大温地区。大温地区与菲沙河谷统称低陆平原(Lower Mainland),包括温哥华市、北温哥华、西温哥华、本拿比市、列治文市(温哥华著名的华埠)、新西敏市、高贵林市、高贵林港市、慕迪港市、三角洲市、素里市、兰里市、兰里堡、阿伯茨福、枫叶岭、米逊、奇利瓦克市、希望镇等。
今日的温哥华跃居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以内陆广大的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近年来亚裔新移民的涌入,更是直接带动工商业的积极发展。同时温哥华更配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计划的向外推展观光,以英国的风格又带有东方情调的温哥华,在台湾造成一股旋风。由台湾前往加拿大各地,温哥华又是一个必经的转运站,也使得近年来国人前往温哥华的人数倍增。

  温哥华是拥有加拿大西海岸最大港口的城市。温哥华港为天然不冻的深水港,即使严冬腊月,平均温度也在摄氏0度以上。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温哥华港是北美西岸处理散装货的最大港口,与亚洲、大洋州、欧洲、拉丁美洲均有定期海轮往返,每年进港停泊的船只有数千艘,货物年吞吐量约1亿吨。

  温哥华还是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第三大城市,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温哥华公立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20个分馆,是加拿大最大图书馆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和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是该市两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此外,伊丽莎白女王剧院和卑诗省大学人类博物馆也是知名的文化场所。

   温哥华市内公园遍布。全市共有100多个公园,其中最负盛名的自然公园是史丹利公园(Stanley Park)。其象征北美印第安文化的图腾柱(Totem Poles)是史丹利公园的重要景观。由52位中国苏州工匠设计建造的孙逸仙公园(Dr. Sun, Yatsen Gardens)极富中式格调。

作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除了四季宜人的气候、美丽的城市、优美的自然环境,温哥华还拥有各种运动娱乐场所,包括世界级的滑雪场,Whistler和Cypress都是2010年冬奥会的主赛场。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当中穿插着淙淙河流,这天赐的绝佳地理条件,无论是山林探险者还是水上运动爱好者,都在这里找到理想的探索地。
对于热衷都市夜生活的夜猫,温哥华的夜生活极为丰富多彩,有一流的剧院、酒吧、舞厅、夜店等。对于吃货而言,温哥华更是天堂:作为典型的多元文化聚合的移民城市,温哥华的餐饮可谓林林总总五花百门,北美餐南美餐欧式餐意大利菜法国菜中东菜印度菜中餐日餐韩餐越南菜……各国口味应有尽有,可谓一盘东西方搅拌混合而成的大沙律。到了温哥华,可不能不融入这一片多姿多彩的夜色之中。
温哥华聚集了大批中国移民,使得位于市区东部柏特街(Pender)的唐人街成为全加规模最大的中国城(纵横十几个街区),而在整个北美地区,其规模也仅次于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而位居第二。唐人街上处处洋溢着浓重的香港风韵,中文随处可见,中华商品琳琅满目。孙中山先生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至今依然保存着,成为一个观光胜地。但可曾知道,十九世纪后半期大批华工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并丧生在铁轨边起,至二十世纪初加拿大政府实施有意排华的人头税法和排华法,再至后来一场排华的熊熊烈火摧毁了温哥华的唐人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华人承载了多少的妻离子散和血泪屈辱史。直至2006年哈柏总理在渥太华国会山庄亲自用粤语为过去“可耻的政策”道出了“加拿大道歉”,整个国会大厅,包括两百多人头税苦主及他们的后裔,华人社群的领袖都起立鼓掌欢呼,不少人热泪盈眶。熟知这段历史的华人踏足唐人街,看到那高高伫立的彩色中华门牌楼的时候,心里总会涌起一阵似曾相识的恍惚,华人沧桑的屈辱史,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在地球每一个角落,都无比类同地复制着。

*按人口排序的排名:3